31
2021
08

你不得不掌握的桥牌挤牌法(6)



南打6,东曾开叫2并竞叫过3
  

西首攻9,东出J,用以A取得。


南北有可能拿到十三墩牌。
  

如果西有Q,东有KQ,两家都管,则南打掉六轮并拿掉AK后,达到如下的四张牌的局势:
  


南打出挤压张2,西受到挤压。


若西垫Q,北方的J立即成为大牌。


若西垫一张,北垫去已完成威胁任务的J,东在两种花色中受到单挤压。
  

这是双挤压中第二种最重要的基本局势。


同昨天的例子你不得不掌握的桥牌挤牌法(5)一样,它也是一个同步双挤压,东西两家在同一墩牌中受到挤压。
  

虽然东西方的牌互换后挤压法仍能获得成功,但挤压方必须明确北家的两个单胁张是针对哪一家的。


这里J是对于西家的胁张,而10是对于东家的胁张。


如果把两者认错了,当南打出挤压张时,北方就不能在西垫牌后正确地垫牌。


因此,这一局势实质上还是一种单向的双挤压局势。


我们并不能把它等同于一个双向双挤压来看待。
  

上面的例子其实可以看做是两个单挤压的结合。


西家和东家都在南打出挤压张时受到单挤压(你不得不掌握的桥牌挤牌法(4)),只不过上面的例子中分离的三张胁张不是针对敌方某一家的单胁张,而是一个分离的三张双胁张,是针对敌方两家的。


我们现在来研究下面这副牌。




西首攻3,东出J,南以K赢得。


南北已有十二个大牌赢张。


如果外面的有一门是3-3分布,十三墩牌就到手了。
  

第2墩南出小给明手的K,东没有,垫了一张7。这一信息使南应对全局进行慎重的考虑。

  

南又打掉明手的AKQ,第三张西垫了一张


这样一来,情况差不多完全清楚了。


西有止张,东有止张,可能两家都有止张。


南先拿掉Q,然后打四轮


打第四轮时,南所面临的是下面这个基本局势:




南出J,西首先在中受到挤压。


如果西垫一张,北方的A6都成了赢张。


如果西不肯垫而垫去一张。则北垫去现在已完成威胁任务的6。


这时东只有三张关键牌不能垫,即一张大牌和两张,他还有一张闲牌。


事实上,他还有一张,他的牌型是4—5-0—4。


东在这一墩牌里没有受到挤压。
  

南然后出5给北方的A。


这一次东在中受到了挤压:他若垫J,北方的2成为赢张;他若垫一张,南方的两张赢得最后两墩牌。
  

刚刚介绍的例子是双挤压中第三种基本局势。


这是一个单向的不同步双挤压;西家先被挤压,东家在下一墩牌中被挤压。


若东西两家的牌互换,挤压法失败。
  

由于双张的双胁张在南手中,也就是在挤压张J所在的手中,而不在挤压张的对面,所以通常称这一种双挤压为“倒双挤压”。
  

在上面分析的这副牌例中,北叫4时东曾加倍,其目的是希望在南打有将定约时西能首攻


现在假定南打7NT,但西首攻不是3,而是J。
  

明手上K,东垫7。南立即知道了西有六张


南然后打掉明手的AKQ。


第三轮西垫一张、说明止张在东手中。北方的2是对于东的单胁张。

  

南拿掉Q,然后打四轮。在打最后一轮时,局势如下:
  

南打出挤压张J,同上面例子的情况一样,西先被挤压。


西为了保存d,只好垫一张。在下一墩牌里,北方的A使东家在两门花色中被挤压。


不同的是,这里当南出J时,北方有一张闲牌可垫,就是2或4。


因此,这一倒双挤压的局势是一个双向的双挤压。


如果东西两家的牌互换。挤压法仍有效。


素材来自网络搜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风子桥牌

« 上一篇 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您是本站第62名访客 今日有0篇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