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昨天的例子中,如果东西两家的牌互换,则西家同样遭受挤压。
因此,局势(1)称为双向单挤压。
这就是说,这一局势对东或西都有效;只要J10和
K在同一家手中,挤压必定成功。
当西和东两家的牌互换时,即使Q在北家,挤压也能成功:
局势二:
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单挤压。
南打出J,西被挤压。
他若垫,北家的
A3赢得最后两墩牌;他若垫
K,北家的
Q成为大牌。
这个单向单挤压只对西有效。
前面所述的四个条件都满足:
两种花色的牌只有西有止张;
三张牌中南北只有一个输张,两个胁张都位于被挤压的西家的左边;
北家的双张胁张带有进手张,可以用来兑现西垫牌后北建立好的赢张。
下面是另一副牌例:
南打3无将,西首攻K,北不要,西再出
Q,北用
A拿。
第3墩北出K。
东以A赢得,然后出一张
,北
J赢得。第5墩北出
Q,东上
A改攻
Q,南以
K赢进。
这时南北已有了九个赢墩。
南北有无可能打出十墩牌呢?
J显然在西中。
明手的10是对于西的一个单张胁张。
如果西原来持有四张或五张,则
和
只有西一家有止张,而且庄家现在已只剩一个输张,因而必然能够打成个与上相同的局势:
9是挤压张。
打这张牌时西被挤压。
全副牌是这样的:
从防守的角度看,第6墩北出Q时,东如果不用
A拿,则南最后不能形成只差一墩的局面,因而挤压法不能成功。
当然,这副牌东并不知道用A拿进第5墩牌后已使南能够构成一个成功的挤压法局势。
但对于有经验的东来说,是有理由不用A赢进第5墩牌的。
我们在这里只附带提出这一点,不再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,以免转移读者的注意力。
现在我们来分析下面这副牌:
南打3无将,东西方未叫过牌。
西攻KQ,第二墩北用
A拿。
南打和
时,东先后以
A和
A(赢得两墩牌,但东两次进手都未攻
和
。
因此,东可能已无。
而Q和
J可能分在东和西两家手中,所以东怕吃亏而不敢攻
。
南已有九个赢撤;敌方已拿走三墩牌。
在剩下的牌里,南北只有一个输张。
J几乎可以肯定是在西家。
如果J在东,则
和
两门花色的止张分散在敌方两家手中。
不可能打成挤压法。但若J在西手中,则西一家要防守两门牌,打到第11墩牌时必定形成如上局势。
素材来自网络搜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小风子桥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