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来分析这个单挤压获得成功的原因。
由于东一个人要保卫两门花色,他有三牌是不肯放弃的。
这就是两张和
K。
南北有一个单胁张Q和一个双胁张
A3,都是对付东家的胁张。
当南打出挤压张CJ时,北在东之前垫牌,必须有一张闲牌(就是无关紧要的牌)可垫,在这里就是6。
设想若南北的Q和
6互换,则当南打
J时,北在东之前的垫牌。
北若垫Q,东就垫
K;北若垫
3,东也垫一张
。
于是挤压就不存在了。
由此可见,各个胁张的位置安排也是极其重要的。
若位置不对,挤压就可能不成功。
通过对这一基本局势的分析,可以知道,一个成功的挤压一般说必须具备下述几个条件:
(1)敌方仅有一家持有两门花色的大牌或止张。在上例中只有东一家有和
的止张。
(2)打出挤压张时,挤压方在余下的牌中只能有一个输张。
在上例中挤压张是CJ。打出CJ时,南北在余下的三张牌中有两个赢张,只有一个输张。
这一条件显然是必要的。
如果在上例中每人还剩四张牌,南北只有两个赢张,则打出CJ时东有一张闲牌可垫,没有受到任何压力。
CJ发挥不出挤压的威力。
东当然不会自愿垫去赢张或止张,让你毫不费力地多拿一墩牌。
正是由于东家牌的张数已被缩减到最低限度,除了关键的牌以外他已没有多余的空间来存放闲牌,才能通过打出挤压张迫使他垫去一个赢张或止张。
(3)至少有一个胁张位于被挤压的敌方的左手。
在上例中南手中的Q位于东家
K的左边,即在东的下家有一张对于他的
K的胁张
Q。
这一条件在前面已解释过:如果双张胁张A3各单张胁张
Q都在北方,即都在东的上家,则北先垫牌,北垫什么牌,东也垫什么牌,挤压法失败。
(4)至少有一个胁张是双张胁张,带有一张大牌作为进手张。
在上例中,A3就是带有大牌A的双张胁张。两手中还必须有一张小
,以便通过它进入北家。
设想A先已拔掉,剩下一个每人两张牌的残局。
这时南打出CJ,东可以安全地垫掉。北家的
3虽然变成了大牌,却无法进入北方将它兑现。
以上就是一个单挤压所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。
素材来自网络搜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小风子桥牌